春日採梅 造訪電光社區體驗梅農生活(下)

採訪.妮可魯|首圖攝影.妮可魯|感謝協力.行政院農委會水土保局臺東分局、關山鎮電光社區、寶媽食堂

20210427143707 73
Kapi阿公端著祈福用的小米酒,站在都蘭山前歡迎我們|妮可魯 攝
百年前的雷公火之役就是用這樣的大竹炮嚇退清兵|妮可魯 攝
百年前的雷公火之役就是用這樣的大竹炮嚇退清兵|妮可魯 攝

寶媽的小貨車蹦蹦顛顛地沿著農道,穿過小學校旁的道路去阿公的農園,位在卑南溪左岸、海岸山脈下的電光社區舊名「雷公火」,相傳在晚上常出現閃電般的怪火,雷公火便是閩南話中的閃電。

電光社區既是農村,也是部落,百年以來居住著客家、阿美族人,堆滿笑容在一筒大竹炮旁等我們的Kapi阿公就是阿美族的,阿公平常在種關山米,農忙之餘被寶媽拉來「放炮」,對於放炮還能賺錢這碼子事,阿公在一開始時是一整個不相信,隨著前來電光社區體驗農村小旅行的遊客增加,阿公放炮放上癮,還常拉著沒有參加遊程的路邊陌生人一起來放炮,讓寶媽哭笑不得。

「一百多年前在電光這裡曾發生雷公火之役,阿美族人對抗清兵的一個戰爭,清兵有真槍實彈,原住民只有刀子,我們就用原本用來趕山豬、趕小鳥,聲音超大的竹炮來回敬清兵,讓對方以為我們火力強大,嚇跑了。」寶媽活用社區耆老津津樂道的這段歷史,將砲聲大到很唬爛的竹炮作為小旅行的體驗項目,並拉來Kapi阿公帶著遊客一起點火放竹炮。

寶媽真的很會,交代Kapi阿公凡是被「帶出場」,一定要換上全套阿美族傳統服飾,放炮前用阿美族語,對著遠處的都蘭山吟唱一段祈福禱詞,請山神與遊客們一起喝裝在竹筒裡的小米酒,這才示範如何點火引燃竹炮,雖然是嚇唬人的空包彈,但阿公特製的大竹炮聲音震得花東縱谷轟隆作響,不愧是百年前威震清兵的大功臣,若不是戴上阿公貼心準備的隔音耳機,只怕我們全要落荒而逃了。

20210427143712 84
放完竹炮,大家用竹子串起豬肉享受野炊之樂|葉偉傑 攝

「原住民上山打獵,打到的肉就用山裡砍到的竹子串起來烤。」Kapi阿公帶大家放完竹炮後,用青綠的細竹戳起前一晚用山野香料醃漬入味的肥豬肉,一夥人圍著炭火體驗野炊,聽到我們說今年的梅子長得小顆,Kapi阿公聊說他很擔心他的田,農會為了省水將灌溉用水改成輪番供水制,水情這樣緊張下去會不會在最關鍵的稻米結穗時缺水,結成和竹炮一樣的空包彈……。

和阿公天南地北的閒扯淡時,周遭香噴噴的烤肉香讓我們對於空氣中的濕氣毫無察覺,突然一陣滂汑大雨從都蘭山的方向席捲而來,Kapi阿公大感驚訝,直說是我們帶來幸運的甘霖,「阿公,我們剛才拍你唱祈福歌不是叫你重唱三遍嗎?以後你都唱三遍,就會下雨囉!」大家烤完豬肉又烤起麻糬,寶媽端上一盤花生粉來沾,喜孜孜的欣賞大雨將海岸山脈朦朧成水墨畫般的黛青色。

20210427143706 12
雨霧漸漸從遠方襲來,綠色的稻浪在風中翻滾著等待天降甘霖|妮可魯 攝
20210427143705 6
電光社區居住著許多客家人,可惜有許多客家宅院缺乏整理而逐漸荒廢|妮可魯 攝

遇熱像爆米花那樣胖胖鼓脹起來的麻糬,不沾花生粉就很好吃,寶媽要我們留一點肚子,電光社區的農村體驗還包含農家午餐。和Kapi阿公揮手道別後,寶媽載著我們造訪社區裡的百年客家老宅,掛著老照片、堆放著舊皮箱、骨董級縫紉機等雜物的老宅地板走起來嘎吱嘎吱的,雖然寶媽和社區理事們很想幫忙整理,修復後再利用,但老一輩的長者過逝後留下難以釐清的產權繼承問題,輪廓依稀美麗的客家老宅目前只能半開放讓遊客看看而已。

寶媽自己是卑南族,擅長做甜酒釀、釀糯米酒,和村裡的客家媽媽、阿美族姊妹學了做菜的好手藝,在稻田邊開設「電光寶媽食堂」,藉由餐桌上的食物旅行,讓遊客感受電光社區跨族群的風土飲食。因為寶媽光是忙社區及小旅行的事就分身乏術,食堂目前由返鄉青年,也就是寶媽的女兒跟女兒的朋友小孟負責,趁著年輕人布置餐桌的空檔,寶媽捧著滿滿一竹篩的梅子教我們釀梅酒。

「成熟的梅子掉在地上很可惜,於是我們便到社區發展協會去學做梅酒,就像這樣把梅子用米酒擦乾淨,挑掉蒂頭,加糖、加米酒,等到明年同一時間就可開封來喝。」梅子一年才能採收一次,做梅酒也是要等一年才能喝,要辛苦一整年才有收穫,寶媽想透過農村體驗讓遊客感受到農民的辛勞,學習珍惜農作物,惜福知足。

20210427143725 84
寶媽教我們挑除蒂頭,加入米酒和糖來做梅酒|妮可魯 攝
20210427143727 29
右邊是一年前釀好的梅酒,和左邊剛剛釀的梅酒顏色是不是很不一樣|妮可魯 攝

高雄人的小孟本是做餐飲業出身,因常和寶媽女兒到電光社區玩,後來乾脆留下來幫忙,她認為透過吃的過程,能讓客人知道社區手作產品的好滋味,買回去後才知道該如何料理,「我覺得食堂提供的菜不該叫風味菜,而是農村時令料理,有些媽媽很會醃筍乾、醃梅子,寶媽擅長做糯米釀,剩下的酒粕可用來滷豬腳,酒粕裡的酵素可軟化肉質。」這桌農村時令料理裡有客家媽媽教的客家油雞,加了脆瓜的味噌辣椒醬是她學著醃的,土雞湯裡的輪胎果是阿美族最愛的野菜,苦甜苦甜的,為了平衡輪胎果的味道還特別加了蘋果進去。

「我是眷村長大的小孩,這道蔬菜捲除了蛋皮用到原住民常用的刺蔥、野菜過貓,還有我奶奶在我小時候常燻的臘肉,結合原住民、外省特色的蔬菜捲很像我身為外地人融入在電光的感覺。」小孟招呼我們夾菜添飯,餐桌上還有阿美族用來招待貴客的十菜一湯,用龍葵、皇宮菜、苦苣菜搭配菇類一起清燙,至於阿美族傳統飲食文化裡的醃生豬肉「席烙」,則是以炙燒的方式做成飯糰,餐桌上的白飯是寶媽自己種的有機稻米,選用的是抗病力強的台南13號芋香米,吃起來有股淡淡的芋頭香。

「最棒的就是寶媽的糯米酒,因是室溫發酵三天就進冰箱的初釀酒,我們叫這款酒是少女的祈禱,清清甜甜的味道,女生比較愛喝。」小孟笑說室溫發酵更久的是「阿嬤的尖叫」,風味更獨特。

從早上9點到下午3點,電光社區梅農體驗在餐桌上酒足飯飽的畫下句點,臨走前和寶媽買了35公斤的現採梅子,一大麻布袋的梅子嘩啦嘩啦地全倒進行李箱裡拖去關山車站搭普悠瑪,寶媽將她做梅酒的黃金比例配方抄給我,還送一瓶她去年釀的梅酒當伴手,要我自己在家做梅酒時可打開來,嚐嚐台東關山鎮海岸山脈下,生性樂活「梅」開眼笑的梅農們,栽種出來的「梅」好滋味。

20210427143716 82
融合原住民和客家料理特色的農家料理,讓遊客將台東關山的好味道一次品嚐|妮可魯 攝

★台東縣關山鎮電光社區
體驗活動;體驗時間約6小時,10人以上預約約1600元/人,可客製化行程,詳細內容與洽詢可至FB粉絲專頁

延伸閱讀>>
春日採梅 造訪電光社區體驗梅農生活(上)